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血疔的介紹

血疔是一種中醫病名,出現在《外科真詮》卷下。常見於肘下、眼角等部位,在初起時,患處皮膚呈現紅腫,且伴有劇烈的疼痛。另外,患處還會出現一個針眼大小的破口,不斷流出鮮血。如果血疔未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發感染,威脅生命。

血疔的治療方法

血疔的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:

  1. 局部用藥:可使用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藥物如明礬水、黃連水外敷。另外,還可以使用清熱涼血、化瘀止血的藥物如生大黃、芒硝等外敷。

  2. 內服中藥:可使用清熱涼血、化瘀止血的中藥如大黃牡丹皮湯、犀角地黃湯內服。

  3. 外科手術:如果血疔已經化膿,需要進行切開引流,以排除膿液。

血疔的預防方法

預防血疔可從以下幾點著手:

  1. 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外傷。
  2.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  3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如果出現血疔的症狀,應盡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