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虧經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血虧經閉

病證名,屬經閉證型之一,首見於《醫宗金鑒·婦科心法要訣》。此證多因長期失血、大病血脫,或產育過密、墮胎小產失血過多,或房勞傷腎、哺乳過久、蟲積耗血等,致精血虧虛,營陰內耗,氣血衰少,血海空乏,無血以下,月經由後期量少漸至閉止。

病因病機
血虧經閉之根,在於精血匱乏,沖任失養。血為月經之源,若因失血、耗血過甚,則血海不盈,月事難行。其病機關鍵為:

  1. 營血不足:長期失血或脾虛生血乏源,致沖任空虛。
  2. 腎精虧損:房事過度或產育失調,傷及腎精,精不化血。
  3. 氣血兩虛:哺乳過久或蟲疾耗血,氣隨血脫,血失氣運。

臨床表現
月經後期、量少色淡漸至停閉,兼見:

  • 血虛失榮:面色蒼白或萎黃,皮膚乾燥,形體消瘦,唇甲色淡。
  • 心神失養:心悸怔忡,失眠多夢,頭暈眼花。
  • 氣虛失運:神倦嗜臥,氣短懶言,動則尤甚。
  • 腎精虧耗(房勞所致者):頭暈耳鳴,腰膝酸軟,髮枯易落。

證型與治法

  1. 氣血虛弱型

    • 主症:月經停閉,面色無華,乏力氣短。
    • 治法:補血益氣,養血調經。
    • 主方:人參養榮湯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,重用人參、黃耆補氣,當歸、熟地養血,佐以五味子、遠志寧心安神。
  2. 腎精虧耗型

    • 主症:經閉伴腰膝酸軟,耳鳴健忘。
    • 治法:滋腎填精,養血通經。
    • 主方:六味地黃湯(《小兒藥證直訣》)加減,可酌加龜板、阿膠等血肉有情之品,益精生血。
  3. 哺乳過久耗血型

    • 主症:產後哺乳過久,經血漸少至閉,乳汁清稀。
    • 治法:大補氣血,固本培元。
    • 主方:十全大補湯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,以四君子湯合四物湯為基礎,加肉桂、黃耆溫補氣血。

臨床加減

  • 若兼脾虛食少,加白朮、山藥健脾助運。
  • 血虛甚者,重用當歸、枸杞,或加紫河車補益精血。
  • 陰虛內熱,見潮熱盜汗者,可合一貫煎滋陰清熱。

古籍佐證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云:「婦人血海虛寒,經候不調……由血氣不足,故也。」強調血虧經閉之本在氣血虛衰。《景岳全書》亦指出:「血虛則無以充血海,而經閉不行。」治法當以「培養血氣,血足則經自通」。

此證屬虛,不可妄用攻破,當以「靜養充溢」為要,緩圖其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