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癧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血癧,病名。瘰癧之一種。同名二意。其一,指瘰癧之併發感染者,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「核痛紅腫者名血癧。」次則指瘰癧之形大不移者,見清.梁希曾《癧科全書》。證見瘰癧初起僅一二核,形同覆杯,推之不移。若失治則見逐漸增大,治宜內服調血化核丸。
血癧,又稱為血瘰,是瘰癧的一種。瘰癧是一種由瘰癧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,主要發生在頸部、腋下和腹股溝等部位。血癧是瘰癧的一種併發症,通常發生在瘰癧的早期,表現為瘰癧核的疼痛和紅腫。如果瘰癧核被感染,可能會導致發熱、頭痛、寒戰和全身不適等症狀。
血癧的治療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療和手術切除瘰癧核。抗生素治療可以殺死瘰癧桿菌,而手術切除可以去除瘰癧核,並防止瘰癧的進一步發展。
血癧是一種可治癒的疾病,但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,包括瘰癧核破裂、瘰癧核感染和瘰癧核轉移。因此,如果發現有瘰癧的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
以下是血癧的古籍記載:
- 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「核痛紅腫者名血癧。」
- 《癧科全書》:「血癧,初起僅一二核,形同覆杯,推之不移。若失治則見逐漸增大,治宜內服調血化核丸。」
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。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,歡迎隨時與我聯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