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瘤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血瘤【病名】。瘤腫之一種。出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三,引《肘後救卒方》雲:「皮肉中忽腫起,初如梅李,漸長大,不癢不痛,又不堅強,按之柔軟,此血瘤也。不療乃至如盤,大則不可復消,而非殺人病爾。」多因火旺逼血沸騰,復被外邪所搏而發。證見瘤體由小漸大,色現紫紅,軟硬間雜,隱約若有紅絲纏繞,或偶因擦破則鮮血滲流不止。該瘤好發於唇、頸、四肢,偶見於腹背。治宜涼血養血,滋陰抑火。用芩連二母丸加減,相當於血管瘤。

血瘤,又名血瘰癧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三引《肘後救卒方》曰:「皮肉中忽腫起,初如梅李,漸長大,不癢不痛,又不堅強,按之柔軟,此血瘤也。不療乃至如盤,大則不可復消,而非殺人病爾。」

血瘤的病因,多因火旺逼血沸騰,復被外邪所搏而發。火旺逼血沸騰,是指人體內熱盛,迫使血液沸騰,血液流動加速,血液循環不暢,導致血液在皮下聚集,形成血瘤。外邪所搏,是指外邪侵襲人體,導致人體正氣不足,抵抗力下降,血液運行不暢,形成血瘤。

血瘤的臨床表現,主要為皮下隆起腫塊,腫塊由小漸大,色現紫紅,軟硬間雜,隱約若有紅絲纏繞,或偶因擦破則鮮血滲流不止。該瘤好發於唇、頸、四肢,偶見於腹背。

血瘤的治療,宜涼血養血,滋陰抑火。可用芩連二母丸加減治療。

芩連二母丸由黃芩、連翹、赤芍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丹參、生地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組成。黃芩、連翹、赤芍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丹參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的作用;生地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具有滋陰養血、健脾益氣的作用。本方可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、滋陰養血,適用於血瘤的治療。

血瘤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熬夜、酗酒、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。
  2.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生冷、辛辣、油膩等刺激性食物。
  3. 加強鍛鍊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精神刺激。
  5.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
血瘤是一種良性腫瘤,但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腫瘤破裂,引起大出血,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發現血瘤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