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逆眼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血逆眼

血逆眼,病證名。見佚名氏《抄本眼科》。指白睛血凝不行,色似硃砂,不痛不癢,不脹不腫之證候。

《抄本眼科》曰:「血逆眼,白睛血凝不行,色似硃砂,不痛不癢,不脹不腫。」

血逆眼是由於血液凝滯不通,導致白睛發紅的一種眼科疾病。其主要症狀為白睛發紅,色似硃砂,不痛不癢,不脹不腫。

血逆眼的發病原因,主要與肝氣鬱結、血行不暢有關。當肝氣鬱結,氣血不通,就會導致白睛發紅。此外,血逆眼也可能與外感風寒、風熱等因素有關。

血逆眼的治療,以疏肝理氣、活血化瘀為主。可用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中藥治療。此外,也可以配合針灸、推拿等外治方法治療。

血逆眼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2. 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進行眼部檢查,早發現早治療。

血逆眼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,如果發現自己有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