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陷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血陷,又稱血陷證,是指由於氣虛,不能統攝血液,導致血液溢於肌表,出現皮膚潮紅、發熱、煩躁等症狀。
血陷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皮膚潮紅、發熱:由於血液溢於肌表,導致皮膚出現潮紅、發熱的症狀。
- 煩躁:由於氣虛,不能統攝血液,導致血液運行不暢,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。
- 口渴:由於血液溢於肌表,導致津液耗散,出現口渴的症狀。
- 舌質紅、苔薄:由於血熱,導致舌質紅、苔薄的症狀。
血陷的治療方法主要以補氣為主,可以使用黃芪、黨參、白朮等中藥材。如果患者出現煩躁、口渴的症狀,可以使用生地、麥冬等中藥材來滋陰降火。
血陷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吃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血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醫病症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以下是《痘疹精詳》中關於血陷的論述:
「血陷之證,與紫陷相似,須要詳辨。血陷透頂通紅,不帶紫色。紫陷屬血熱必氣粗,身熱,口渴,煩躁,治宜涼血為主;血陷屬氣虛,氣弱不能統血,故血僭居氣位,痘也紅而陷也,見症必氣緩身涼,不煩不渴,治以補氣為主,斷不可投涼血之劑也。」
這段話主要講了血陷和紫陷的區別,以及血陷的治療方法。血陷和紫陷都是痘疹的一種,但兩者有一定的區別。血陷的症狀是皮膚潮紅、發熱、煩躁,而紫陷的症狀是皮膚紫紅、發熱、口渴、煩躁。血陷屬於氣虛,氣弱不能統血,導致血液溢於肌表,出現皮膚潮紅、發熱、煩躁等症狀。紫陷屬於血熱,血熱導致血液運行不暢,出現皮膚紫紅、發熱、口渴、煩躁等症狀。血陷的治療方法以補氣為主,可以使用黃芪、黨參、白朮等中藥材。紫陷的治療方法以涼血為主,可以使用生地、麥冬等中藥材。
血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醫病症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