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虛痹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血虛痹,病證名。因血虛不能濡養肢体所致的痹症。《醫學入門》卷五治血虛痹,皮膚不仁,用濟生防風湯,或黃芪建中湯去飴桂枝。挾瘀血者,用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、竹瀝、薑汁。挾痰見手足麻痹,多睡眩暈者,用濟生茯苓湯,或二陳湯加竹瀝、薑汁。腎虛髓少筋弱,凍慄攣急者,用十全大補湯、地仙丹。通用五痹湯擦痹法。參見血痹條。
血虛痹,又名血痹,是由於血虛不能濡養肢體所致的痹症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肢體麻木、疼痛、屈伸不利,皮膚不仁,舌質淡,脈細弱。
血虛痹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先天不足:由於先天稟賦不足,導致血液生成不足,從而引起血虛痹。
- 後天失血:由於外傷、手術、月經過多等原因導致失血過多,從而引起血虛痹。
- 久病耗血:由於長期慢性疾病的消耗,導致血液虧損,從而引起血虛痹。
- 不良生活習慣:如過度勞累、熬夜、吸菸、酗酒等,都會導致血虛痹。
血虛痹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- 補血益氣:由於血虛痹的主要病機是血虛,因此補血益氣是治療血虛痹的主要方法。常用的中藥有黃芪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等。
- 活血化瘀:如果血虛痹合並有瘀血,則需要在補血益氣的基礎上,配合活血化瘀的藥物,如桃仁、紅花、丹參等。
- 祛風除濕:如果血虛痹合並有風濕,則需要在補血益氣的基礎上,配合祛風除濕的藥物,如防風、白芷、蒼朮等。
- 通絡止痛:如果血虛痹合並有疼痛,則需要在補血益氣的基礎上,配合通絡止痛的藥物,如川牛膝、威靈仙、獨活等。
血虛痹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。
- 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。
-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如果出現了血虛痹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