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血眼
病證名
一、難產所致之血眼
指孕婦難產時,嬰兒受產道擠壓,損傷眶眥(眼周組織),導致眼球滲血或充血。此症首見於《普濟方》,屬產傷範疇,多因氣血瘀滯、絡脈損傷所致。
【治法】
內治:以活血化瘀、養肝明目為主,可選用《證治準繩》之生熟地黃湯,該方結合生地黃涼血養陰、熟地黃補血滋腎,佐以當歸、川芎活血行氣,促使眼周瘀血消散。
外治:以清熱解毒、消腫退赤為法,取黃連苦寒瀉火、朴硝清熱散結,共研細末,兌入人乳調和。人乳性潤,能緩和藥性,頻點患眼可減輕充血。
二、血脈貫瞳之血眼
見於《保嬰易知錄》,主因嬰兒百日內患乳嗽(哺乳期咳嗽遷延不癒),肺熱上攻,引動心火,血熱妄行,致使血脈貫穿瞳神。外徵為眼眶呈紫黑色,或白睛(鞏膜)紅赤如血,與肝肺熾熱相關。
【治法】
內治:以清心瀉肺、涼血導滯為法,選用導赤散加減。原方中生地涼血、木通降心火,可加黃芩清肺熱、丹皮活血散瘀;若兼肝熱,酌加夏枯草、決明子。
外治:取黃連末清熱解毒,以雞子清調敷。雞子清性甘寒,能清熱潤燥,與黃連協同緩解目赤腫痛。
中醫機理
血眼之成因,無論產傷或熱證,皆與血熱妄行、絡脈瘀阻相關。眼屬肝竅,而「五輪學說」中,白睛屬肺、瞳神屬腎,故治療須兼顧臟腑:
- 難產所致者,重在調肝活血,佐以補腎滋陰;
- 乳嗽引發者,側重清肺瀉心,兼以平肝涼血。
外治藥物多選寒涼之品,如黃連、朴硝,取其「熱者寒之」之理,以抑火邪上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