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血鬱,病證名。六鬱之一。《丹溪心法》卷三:「血鬱者,四肢無力,能食便紅,脈沉。」因暴怒、挫閃、勞役過度,饑飽不調等所致。證見胸脅間常如針刺痛,或能食,小便淋,大便紅,脈沉芤而澀(《雜病源流犀燭.諸鬱源流》。治宜和血解鬱,用血鬱湯、四物化鬱湯等方。參見六鬱、鬱證條。

血鬱,是指由於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滯血瘀所致的病證。主要表現為胸脅脹痛、心煩易怒、食欲不振、大便乾結、小便淋漓、舌質紫暗、脈弦澀等。

血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滯血瘀,是血鬱的主要病因。
  2. 勞役過度:勞役過度,耗傷氣血,導致氣血不足,血行不暢,也是血鬱的常見病因。
  3. 饑飽不調:飲食不節,饑飽不均,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氣血生化乏源,也是血鬱的常見病因。

血鬱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胸脅脹痛:血鬱患者常常會出現胸脅脹痛的症狀,疼痛部位多位於胸脅兩側,疼痛性質多為刺痛或脹痛,疼痛程度可輕可重,可伴有胸悶、氣短等症狀。
  2. 心煩易怒:血鬱患者常常會出現心煩易怒的症狀,患者情緒不穩定,容易發脾氣,對周圍的人和事都容易感到不滿,甚至會出現暴怒的情況。
  3. 食欲不振:血鬱患者常常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症狀,患者對食物沒有食慾,吃一點就會覺得飽,甚至會出現噁心、嘔吐的症狀。
  4. 大便乾結:血鬱患者常常會出現大便乾結的症狀,患者大便不成形,排便困難,甚至會出現便秘的情況。
  5. 小便淋漓:血鬱患者常常會出現小便淋漓的症狀,患者小便次數增多,尿量減少,尿色發黃,甚至會出現尿血的情況。
  6. 舌質紫暗:血鬱患者的舌質常常會呈現紫暗色,舌苔厚膩,脈弦澀。

血鬱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血液檢查、肝功能檢查、脾功能檢查等輔助檢查進行診斷。

血鬱的治療主要以活血化瘀、行氣解鬱為主,常用的中藥有丹參、赤芍、桃仁、紅花、川芎、鬱金等。此外,還可以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治療方法。

血鬱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保持良好的情緒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2. 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飲食有節,避免暴飲暴食。
  4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5.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。

血鬱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,因此,大家一定要重視血鬱的預防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