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血脹

血脹是一種因瘀血停滯所致的鼓脹病證。患者常常會出現煩躁、咳嗽、水腫、昏迷、驚狂、痛悶、喘息、虛汗、厥逆、小便多、大便黑等症狀。腹部可見青紫筋脈,或手足有紅縷赤痕,小便清利,大便黑。治療上應以活血化瘀為主,可用《金匱》下瘀血湯。若不見效,可用抵當丸去水蛭,加樗雞做丸,空腹日進梧子大三丸,待血下止後再服。輕症患者可用散血消脹湯治療。

血脹的病因

血脹的病因主要是瘀血停滯。瘀血是指血液在體內運行不暢,停滯於某一處所形成的積血。瘀血的形成原因有很多,包括外傷、內傷、氣滯、血瘀、痰濁、濕熱等。當瘀血停滯於體內,會影響氣血運行,導致臟腑功能失調,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。

血脹的臨床表現

血脹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腹部脹滿,按之不痛。
  2. 腹部可見青紫筋脈。
  3. 或手足有紅縷赤痕。
  4. 小便清利。
  5. 大便黑。
  6. 煩躁、咳嗽、水腫、昏迷、驚狂、痛悶、喘息、虛汗、厥逆等。

血脹的治療方法

血脹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活血化瘀。可用《金匱》下瘀血湯。
  2. 清熱解毒。可用大黃牡丹湯。
  3. 理氣活血。可用柴胡疏肝散。
  4. 健脾益氣。可用四君子湯。
  5. 其他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,可適當加減其他治療方法。

血脹的預防方法

血脹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避免外傷。
  2. 注意飲食,避免暴飲暴食。
  3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。
  4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5.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
血脹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