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熏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熏灸,是一種中醫外治法,是灸法的一種,水煮艾或其他藥物以其熱氣熏患處,或用火點燃後以其煙熏患處。
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了鵝掌風病的治療方法:取蘄艾真者四五兩,水四五碗,煮五六滾,放入大口瓶內盛之,用麻布二層縛之,將手心放瓶上熏之,如冷再熱。
另外,《本草綱目》中還記載了瘡疥熏法的治療方法:取熟蘄艾一兩,木鱉子三錢,雄黃二錢,硫黃一錢,研成末後揉入艾中,分作四條,每以一條安陰陽瓦中,置被裡烘熏。
《肘後備急方》中記載了中風掣痛的治療方法:取乾艾斛汗,揉成團後放入瓦甑中,並用泥封住所有孔洞,只留一個孔洞,然後將患處對準孔洞熏艾,很快就能見效。
熏灸是中醫外治法中常用的一種方法,具有消炎、止痛、祛風濕、活血化瘀等功效,對多種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熏灸不宜在飯前、飯後、空腹、飽食、酒醉後進行,也不宜在月經期間、孕期、出血性疾病患者使用。
熏灸是中醫外治法中常用的一種方法,具有消炎、止痛、祛風濕、活血化瘀等功效,對多種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熏灸不宜在飯前、飯後、空腹、飽食、酒醉後進行,也不宜在月經期間、孕期、出血性疾病患者使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