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戳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戳法
戳法為中醫推拿手法之一,屬按法範疇,首見於《劉壽山正骨經驗》。其操作以手指或手掌施力,垂直向下按壓特定穴位或患處,力道深透而集中,旨在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,臨床多用於治療筋骨損傷及氣滯血瘀之症。
手法特點
- 施力方式:以拇指指腹、掌根或肘尖為着力點,緊貼體表,由淺入深漸次加壓,力度需均勻沉穩,避免突發暴力。
- 操作要領:講究「透力入裏」,即外力須透過皮肉,直達深層筋絡或骨節,以鬆解粘連、緩解痙攣。
- 結合經絡理論:常配合穴位施術,如腰背痛取腎俞、大腸俞,肩頸不適選肩井、天宗,藉由刺激經氣運行,達到「通則不痛」之效。
臨床應用
戳法多用於跌打損傷、關節錯位及慢性勞損,如腰椎間盤突出、肩周炎等病症。其作用機理在於透過外力調節局部氣血,促進組織修復。清代《醫宗金鑒》提及「按其經絡以通鬱閉之氣」,與戳法理念相通,強調按壓手法對氣機的調暢功能。
與其他手法的區別
戳法較一般按法更強調「短促深透」,力道集中於一點,且常與撥法、揉法交替使用,以增強鬆筋解結之效。例如,治療腕關節扭傷時,可先以揉法舒緩肌緊張,再以戳法重點按壓陽池、陽溪等穴,以整復錯縫。
此手法體現中醫「以手代藥」的治療思想,透過精準的力學刺激,模擬針灸的導氣作用,屬外治法中「手法導引」的重要技術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