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感惡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外感惡寒,病證名。惡寒證之一。由感受外邪所致惡寒。《張氏醫通》卷三:「外感、內傷……皆有惡寒,非陽獨虛也。」外感惡寒者,兼見脈浮緊,頭痛拘急,身疼微惡寒,發熱。參見惡寒條。
外感惡寒是指由外感風寒邪氣所致的惡寒。其臨床表現為惡寒重,發熱輕,無汗,頭痛,身疼,鼻塞流清涕,咽喉腫痛,咳嗽,舌苔薄白,脈浮緊。
外感惡寒的病因是感受風寒邪氣。風寒邪氣侵襲人體,使人體陽氣受損,陽氣不足,不能溫煦肌表,則出現惡寒、發熱、無汗等症狀。
外感惡寒的治療以解表散寒為主。常用方劑有麻黃湯、桂枝湯、白虎湯等。
外感惡寒的預防主要是注意保暖,避免受風寒。在寒冷的季節,要注意穿衣保暖,不要過度勞累,以免受風寒。如果出現了惡寒、發熱、無汗等症狀,要及時就醫治療。
外感惡寒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影響身體健康。外感惡寒會導致人體陽氣受損,陽氣不足,不能溫煦肌表,則會出現惡寒、發熱、無汗等症狀,嚴重時還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,容易感染其他疾病。
- 影響工作和學習。外感惡寒會導致人體疲乏無力,精神不振,影響工作和學習。
- 影響生活質量。外感惡寒會導致人體食欲不振,睡眠質量下降,影響生活質量。
因此,大家要重視外感惡寒的預防和治療,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傷害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