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感腹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外感腹脹

外感腹脹是一種病證名,指的是因感受外界六淫邪氣所引起的腹部脹滿症狀。根據具體病因的不同,可以分為傷寒腹脹、風濕腹脹、濕熱腹脹、寒濕腹脹等,每種都有其具體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。

病因病機

外感腹脹的主要病因是感受外界的六淫邪氣,其中以風邪最為常見。當風邪入侵人體,侵及表層時,會導致衛氣失守、腠理開泄,使外邪進入腸胃而引起氣機阻滯,進而導致水濕停滯在腸腔中引起腹部脹滿和疼痛。

臨床表現

外感腹脹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腹脹、腹痛、嘔吐和泄瀉等症狀。腹脹可以是整個腹部的脹滿感,也可以侷限在右上腹或左上腹。腹痛通常是隱痛或鈍痛,並可能伴有腸鳴聲。嘔吐通常是清水樣或黃水樣,泄瀉則可能是水樣便或黃色粘液便。

診斷和治療

外感腹脹的診斷主要基於臨床表現和病史,可做出初步診斷。有時需要進行腹部X光檢查、腹部超聲檢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。治療上主要以解表散寒、行氣消脹為主,常用的方劑包括藿香正氣散、四君子湯、六君子湯等。

預防和食療

外感腹脹的預防主要是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在寒冷的季節要注意增添衣物,避免過度勞累,以免感冒。如果出現腹脹、腹痛、嘔吐、泄瀉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
食療方面,可以選擇具有解表散寒、行氣消脹作用的食物,如生薑、大蒜、蔥白、陳皮、香菜、茴香、砂仁、白蘿蔔、冬瓜、苦瓜等。

注意事項

外感腹脹患者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飲食方面要選擇清淡食物,盡量少吃油膩、辛辣和刺激性食物。同時要多飲水,保持大便通暢。如果腹脹、腹痛、嘔吐、泄瀉等症狀加重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