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感寒邪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外感寒邪瀉,病名。感受寒邪所致的泄瀉。見《症因脈治》卷四。如寒邪直中三陰經,症見惡寒身痛,不發熱,口不渴,小便清白,腹中疼痛,泄下水谷,脈沉遲,用理中湯、真武湯等方。若腸胃有熱而寒邪外束,則瀉而惡寒、發熱、身痛、口渴、脈浮,用葛根黃芩黃連湯、羌活湯等方。
外感寒邪瀉,是指感受寒邪所致的泄瀉。寒邪直中三陰經,症見惡寒身痛,不發熱,口不渴,小便清白,腹中疼痛,泄下水谷,脈沉遲。此時宜用理中湯、真武湯等方治療。
若腸胃有熱而寒邪外束,則瀉而惡寒、發熱、身痛、口渴、脈浮。此時宜用葛根黃芩黃連湯、羌活湯等方治療。
以下是《症因脈治》卷四中關於外感寒邪瀉的論述:
「外感寒邪瀉者,其證惡寒身痛,不發熱,口不渴,小便清白,腹中疼痛,泄下水谷,脈沉遲。此為寒邪直中三陰經也。治宜理中湯、真武湯等方。」
「外感寒邪瀉者,其證惡寒、發熱、身痛、口渴、脈浮。此為腸胃有熱而寒邪外束也。治宜葛根黃芩黃連湯、羌活湯等方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