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感嘔吐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外感嘔吐,病證名。感受外邪所致的嘔吐。見《症因脈治.嘔吐論》。常並見惡寒發熱、頭痛、脘腹痛、泄瀉等外感表症與腸胃症狀。外邪嘔吐有風氣嘔吐、寒氣嘔吐、暑氣嘔吐、濕氣嘔吐、濕熱嘔吐、燥熱嘔吐等,詳見各條。
外感嘔吐的病因病機
外感嘔吐的病因,是感受外邪所致。外邪侵襲人體,人體正氣抗邪,正邪相爭,正氣不勝,邪氣乘虛而入,犯胃,胃失和降,則出現嘔吐。
外感嘔吐的臨床表現
外感嘔吐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嘔吐、惡寒發熱、頭痛、脘腹痛、泄瀉等。嘔吐是本病的主要症狀,嘔吐物多為清水或淡黃色液體,量多而頻,常伴有惡寒發熱、頭痛、脘腹痛、泄瀉等外感表症與腸胃症狀。
外感嘔吐的診斷
外感嘔吐的診斷,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嘔吐、惡寒發熱、頭痛、脘腹痛、泄瀉等,結合外感病史,可以做出診斷。
外感嘔吐的治療
外感嘔吐的治療,以解表散邪、和胃降逆為主。可選用柴胡桂枝湯、葛根湯、白虎湯、黃連湯等。
外感嘔吐的預防
外感嘔吐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外感嘔吐的飲食調理
外感嘔吐的飲食調理,應以清淡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,如米粥、麵條、蔬菜、水果等。忌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外感嘔吐的中醫名方
外感嘔吐的中醫名方,有柴胡桂枝、葛根湯、白虎湯、黃連湯等。
柴胡桂枝湯,出自《傷寒論》,由柴胡、桂枝、黃芩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本方具有解表散邪、和解少陽的作用,主治外感風寒、兼有少陽病證的嘔吐。
葛根湯,出自《傷寒論》,由葛根、麻黃、桂枝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本方具有發汗解表、透達陽氣的作用,主治外感風寒、兼有表寒無汗的嘔吐。
白虎湯,出自《傷寒論》,由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組成。本方具有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的作用,主治外感暑熱、兼有高熱煩渴的嘔吐。
黃連湯,出自《傷寒論》,由黃連、黃芩、甘草、乾薑組成。本方具有清熱燥濕、和胃止嘔的作用,主治外感濕熱、兼有嘔吐、腹瀉的嘔吐。
外感嘔吐的注意事項
外感嘔吐的注意事項,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嘔吐嚴重者,應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- 嘔吐後,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,忌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- 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便秘。
- 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交叉感染。
- 若有發熱、頭痛、腹痛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