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感濕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外感濕瀉,病證名。濕邪外侵,脾氣不運所致的泄瀉。見《症因脈治》卷四。症見水瀉腸鳴,腹反不痛,或嘔而不渴,身重身痛,脈多濡軟,或細澀,或浮緩。治宜祛濕、利小便,用胃苓散、平胃散。表症較重,見身熱身痛脈浮者,用敗毒散、羌活勝濕湯解表祛濕。參見濕瀉條。

外感濕瀉是由於感受外邪濕邪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,下利清稀,腹痛腸鳴,身重身痛,苔白膩,脈濡軟或細澀等症狀。

外感濕瀉的病因是外邪濕邪侵襲人體,內生濕熱,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,下利清稀,腹痛腸鳴,身重身痛,苔白膩,脈濡軟或細澀等症狀。

外感濕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下利清稀,腹痛腸鳴,身重身痛,苔白膩,脈濡軟或細澀等症狀。

外感濕瀉的治療原則是祛濕解表,健脾利濕。常用方劑有胃苓散、平胃散、敗毒散、羌活勝濕湯等。

外感濕瀉的預防方法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油膩食物,不吃不潔食物,不喝生水,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加強鍛鍊,增強體質。

外感濕瀉是中醫內科常見病,多發於春夏季節。如果出現外感濕瀉的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
以下是外感濕瀉的古籍原文:

《症因脈治》卷四:“外感濕瀉,其證水瀉腸鳴,腹反不痛,或嘔而不渴,身重身痛,脈多濡軟,或細澀,或浮緩。治宜祛濕、利小便,用胃苓散、平胃散。表症較重,見身熱身痛脈浮者,用敗毒散、羌活勝濕湯解表祛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