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感腰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外感腰痛
外感腰痛係指因感受外邪而引起之腰痛,屬中醫腰痛證型之一,首見於《症因脈治·腰痛總論》。此類腰痛多由風、寒、濕、熱等外邪侵襲腰部經絡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經脈痹阻所致,臨床以實證為多見。
病因病機
外感腰痛之發病,主要與外邪侵襲及體質因素相關。風、寒、濕、熱等外邪趁虛而入,閉阻腰部經絡,使氣血運行受阻,不通則痛。其中,風邪善行而數變,寒邪收引凝滯,濕邪重濁黏膩,熱邪燔灼經脈,諸邪或單獨為患,或兼夾致病,形成不同證型。
主要證型
1. 風濕腰痛
因風濕之邪侵襲腰部所致,症見腰部酸痛重著,轉側不利,遇陰雨天加重,或伴見四肢關節疼痛。治宜祛風勝濕,通絡止痛,方用獨活寄生湯加減。
2. 寒濕腰痛
因寒濕之邪痹阻腰部,症見腰部冷痛重著,遇寒加重,得溫痛減,或伴見肢體拘急不舒。治宜散寒除濕,溫經止痛,方用甘薑苓朮湯加減。
3. 濕熱腰痛
因濕熱蘊結腰部,症見腰部灼熱疼痛,或脹痛,煩熱口渴,小便短赤,舌紅苔黃膩。治宜清熱利濕,舒筋活絡,方用四妙丸或加味二妙散加減。
4. 風腰痛
因風邪侵襲腰部,症見腰部酸痛遊走不定,或牽引他處疼痛,時輕時重。治宜祛風通絡,方用防風湯加減。
5. 風寒腰痛
因風寒之邪合併為患,症見腰部冷痛,痛處固定,遇風寒加重,得暖緩解。治宜祛風散寒,方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或桂枝加朮附湯加減。
6. 風熱腰痛
因風熱之邪侵襲腰部,症見腰部灼痛,伴見發熱、口渴、煩躁等風熱表證。治宜疏風清熱,方用銀翹散加減。
7. 濕腰痛
因濕邪偏勝,症見腰部沉重疼痛,酸痛重著,遇陰雨潮濕加重。治宜健脾化濕,方用五苓散或平胃散加減。
治療原則
外感腰痛之治療,當以祛邪通絡、調和氣血為主,根據不同邪氣特性,選用相應祛邪之法,如祛風、散寒、除濕、清熱等。若病邪久留,易致氣血瘀滯,可酌加活血化瘀之品,如當歸、川芎、紅花等。
針灸治療亦為外感腰痛之重要輔助手段,常取腎俞、大腸俞、委中、環跳等穴,以疏經通絡、調和氣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