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關內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外關內格,中醫名詞,出自《難經·三難》。指脈來上溢於魚際,為陽氣關閉於外,陰氣格拒於內,故稱。
《難經·三難》原文:
“外關內格,陽氣關閉於外,陰氣格拒於內,故其脈來上溢於魚際。”
外關,是手太陰肺經的穴位,位於手掌虎口邊緣,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,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。
內格,是指陰氣格拒於內。
外關內格,是指手太陰肺經的脈象,脈來上溢於魚際,為陽氣關閉於外,陰氣格拒於內。
外關內格,是一種病理脈象,多見於肺熱、肺燥、肺虛等疾病。
肺熱,是指肺臟有熱邪,常見症狀有發熱、咳嗽、痰黃、胸悶、氣短等。
肺燥,是指肺臟有燥邪,常見症狀有乾咳、少痰、咽干、鼻燥、皮膚乾燥等。
肺虛,是指肺臟有虛弱,常見症狀有咳嗽、氣短、乏力、食欲不振等。
外關內格,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病理脈象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肺部疾病的加重。
因此,如果出現外關內格的脈象,應該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