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唇萎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脣萎

脣萎,又稱口脣萎廢,是指由瘀血內停或脾氣衰竭所引起的口脣萎縮、乾燥、無血色、不收縮和不能說話的症狀。

病因

脣萎的主要病因可以分為兩方面:

  1. 瘀血內停:外傷、跌打損傷、內傷、血液病等原因會導致血液在體內淤積,阻礙氣血運行,影響到脣部的營養,從而導致脣萎。

  2. 脾氣衰竭:脾主運化水濕,若脾氣虛弱,運化功能失常,水濕停聚,也會導致脣萎。

治療方法

針對脣萎,中醫有以下幾種治療方法:

  1. 活血化瘀:使用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等中藥,具有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的功效。

  2. 健脾益氣:使用黃芪、黨參、白朮、茯苓等中藥,具有健脾益氣、補中益腎的功效。

  3. 中醫針灸: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,具有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、健脾益氣的功效。

預防方法

針對脣萎,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預防:

  1. 避免外傷、跌打損傷。

  2. 注意飲食,避免攝入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
  3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,適當運動。

  4. 定期進行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
參考資料:

  • 《金匱要略.驚悸吐衄胸滿瘀血病脈證治》
  • 《醫寄伏陰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