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外濕,病證名。指外感濕邪。如氣候潮濕,久居濕地,或感受霧露之邪,或涉水淋雨,或從事水中作業等。

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:“濕氣之為病,必自下焦,先濡漬皮膚,乃流於鬲腸,乃傳於四肢。”《金匱要略》:“外有風濕,內有痰飲,其人必數欠伸,手足煩熱,身體重,腳腫如脫,口中淡白,或渴,或不渴,小便不利,大便難,胸滿,煩心,頭眩,目黃。”

外濕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
(1)發熱惡寒,頭痛身重,胸悶腹脹,四肢困倦,關節酸痛,不思飲食,小便不利,大便溏薄,舌苔白膩,脈濡緩。

(2)皮膚黏膩,重著不舒,或有水腫,或見風團、丘疹、水皰等皮疹。

(3)若濕邪留戀肌表,可見皮膚瘙癢,或有濕疹、皮炎等。

(4)若濕邪內侵,可見胸悶、咳嗽、痰多、氣喘等肺系症狀;或見脘腹脹痛、食欲不振、噁心嘔吐、腹瀉等脾胃症狀;或見小便不利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膀胱症狀;或見白帶增多、帶下色白、質黏稠等婦科症狀。

外濕的治療,以祛濕為主。可用蒼朮、白朮、茯苓、薏苡仁、澤瀉等健脾利濕之品;或用防風、白芷、羌活、獨活、蒼耳子等祛風散寒之品;或用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、大青葉等清熱解毒之品;或用藿香、佩蘭、蒼朮、白芷等芳香化濕之品。

外濕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(1)保持居室通風,避免潮濕。

(2)不宜久居低洼潮濕之地。

(3)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油膩、不易消化之物。

(4)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(5)若出現外濕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