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治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外治法是一個治療學術術語,指的是通過對體表或九竅等處施以藥物、手法或配合適當的器械來治療臨床各科疾病的方法。外治法具有簡便易行、療效確切、無痛苦、無創傷等優點,因此在臨床上廣泛應用。

根據其作用部位和方法的不同,外治法可以分為以下三類:

  1. 局部外治法:將藥物或器械直接作用於體表的某一部位,用於治療局部疾病。常見的局部外治法包括敷貼、熨燒、燻蒸、吸入、熱烘、浸浴、泡腳、膏摩、點眼、搐鼻、漱口、撲粉、導引、塞劑、貼敷等。

  2. 全身外治法:將藥物或器械應用於全身,用於治療全身性疾病。常見的全身外治法有藥浴、足浴、燻蒸、艾灸、拔罐、刺絡、放血、針灸、推拿、按摩、拔火罐等。

  3. 九竅外治法:將藥物或器械應用於眼、耳、鼻、口等九竅,用於治療相應的九竅疾病。常見的九竅外治法包括點眼、滴耳、滴鼻、漱口、含化、吹鼻、滴舌、塞鼻、塞耳等。

外治法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,因其治療效果確切。然而,使用外治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選擇合適的外治方法,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。
  2. 瞭解外治方法的適應症和禁忌症。
  3. 嚴格掌握外治方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。
  4. 注意外治方法的安全性,確保使用時的安全有效。

總之,外治法是一種簡便易行、療效確切、無痛苦、無創傷的治療方法,在臨床上廣泛應用。但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上述幾點,以確保安全有效的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