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萬邦孚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萬邦孚(生卒年不詳),字汝永,號瑞巖,浙江鄞縣人,明代著名官吏兼醫家。出身將門世家,其祖父萬表、父親萬達甫均為武職將領。邦孚承襲世職,歷任浙西運總、福建總兵等職,於抗擊倭寇戰役中屢立軍功。雖以武職聞名,然深諳醫道,尤精於脈學、藥性及痘疹診療,體現明代儒將「文武兼通」之風範。
家學淵源與醫學傳承
萬氏家族素有醫學傳統,其先祖編纂《萬氏家鈔濟世良方》(別稱《醫學入門良方考》),邦孚不僅承襲此家傳醫典,更進行系統增補:
- 脈學精要:參酌《內經》「脈要精微」理論,補入切脈指法與臟腑辨證關係,強化「三部九候」臨床應用。
- 藥性纂要:依《本草綱目》綱目體系,增錄藥物歸經與炮製心法,如詳述半夏「姜制以減毒」等工藝。
- 痘疹專科:結合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理論,收錄痘疹分型(如水痘、天花)及對應驗方,反映明代兒科疫病防治經驗。
醫著成就與學術特色
- 《痘疹方論》五卷
系統論述痘疹病因機理,提出「毒由胎傳,感時氣而發」之說,繼承朱丹溪「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」思想,強調痘疹初期「清熱透表」、後期「滋陰斂瘡」的治療次第。書中載有「紫草飲」「升麻葛根湯」等方劑加減法,展現明代溫病學萌芽期之臨床思維。 - 《萬氏積善堂秘驗滋補諸方》一卷
集中輯錄補益類驗方,如「八珍湯」化裁之「十全大補膏」,注重脾腎雙補,反映明代醫家對「先天後天並重」養生觀的實踐。部分方劑融通道家服食文化,如「枸杞玄參丸」取法《道藏》服餌術。
歷史定位
萬邦孚融合將門實證精神與醫學家學,其增補之《萬氏家鈔濟世良方》成為明清民間醫家重要參考,書中藥性與脈訣內容更被後世《醫宗必讀》等典籍轉引。所著痘疹專書填補明代兒科專病論治空白,影響清代《痘科金鏡賦集解》等著作。其醫論兼具實用性與理論深度,堪稱明代軍醫體系之代表性人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