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汪汲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汪汲,字海陽竹林人,清代醫家,廣學博聞,於中醫學領域造詣頗深。其著作以實用性見長,擅長彙集民間驗方,並針對特殊疾病進行探討,反映了清代醫家對臨床經驗的重視與解毒療法的發展。

醫學著述

  1. 《解毒編》
    此書專論各類中毒症狀及解救之法,收錄藥物解毒與非藥物療法,體現中醫「以毒攻毒」及「辨毒施治」的思想。例如,針對金石類中毒(如硃砂、硫黃),強調以綠豆、甘草等藥緩解毒性;對於飲食中毒,則結合催吐、利尿等法,符合《內經》「邪去正安」之原則。
  2. 《匯集經驗方》
    彙編民間驗方與歷代醫家臨床心得,內容涵蓋內、外、婦、兒諸科。書中方劑多具簡便廉驗之特點,如以生薑配紅糖治療風寒初起,契合張仲景「調和營衛」之理。部分方劑更融入地方用藥特色,反映清代醫學的地域性交流。
  3. 《怪疾奇方》
    聚焦罕見病症之治療,載錄諸如「夜寐驚啼」「膚現斑紋」等非常見證候。其辨證思路受《黃帝內經》影響,注重「審證求因」,對病因不明之疾,主張從臟腑氣血失調入手,體現「異病同治」之靈活運用。

學術背景與影響

汪汲所處之清代,溫病學說興起,其著作雖未直接論述溫病,但《解毒編》對熱毒證治的探討,與葉天士「透熱轉氣」理論有相通之處。此外,他重視方劑的實用性與普及性,與同時期《醫宗金鑑》「刪繁就簡」的編纂傾向相呼應,展現清代醫學由博返約的趨勢。

汪汲的醫書流傳至今,不僅為中醫臨床提供參考,亦為研究清代民間醫療史的重要文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