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汪秋鶴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汪秋鶴

汪秋鶴,明代醫家,生平籍貫不詳,專精於痘疹醫理,著有《痘疹》一書。然該書流傳不廣,未見廣泛刊行,後世醫籍對此書之記載亦頗為有限,可能已散佚,或僅以抄本形式流傳於民間醫者之間。

痘疹之學與汪秋鶴的學術背景
痘疹(即天花與麻疹類疾病)為古代中國重要兒科與疫病範疇,明清時期因痘疹流行,醫家多致力於此症之防治,發展出「種痘術」等技術。汪秋鶴所著《痘疹》,推測內容或涉及痘疹辨證、治療方藥及預防之法,反映明代醫家對此類熱性傳染病的臨床經驗。

中醫痘疹理論概說
傳統中醫視痘疹為「外感穢毒」或「胎毒內發」,病機多與肺胃熱盛、氣血相搏相關。辨證上分「順逆」,順症者痘瘡透發有序,逆症則毒陷內攻,危險性高。治療以清熱解毒、透邪外出為主,如升麻葛根湯、紫草散等方劑均為經典用藥。汪秋鶴之著作可能對此類理論與方藥有所發揮,惜因文獻無存,難以詳考。

歷史評價與影響
雖汪秋鶴之名未見於主流醫史著作,然其專研痘疹,符合明代醫界關注疫病之趨勢。同期醫家如萬全《痘疹心法》、聶尚恒《活幼心法》皆為痘疹專著,汪氏之作或屬同類,顯示當時醫家對小兒痘疹防治之重視。若其書得以傳世,或可提供更多明代江南地區(假設其活動範圍)痘疹療法之細節,補充醫史研究之空白。

附註:現存中醫古籍中,汪秋鶴記載稀缺,後世《中國醫籍考》等目錄學著作僅簡述其名與書名,未載內容提要,故其學術全貌仍待考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