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丙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王丙(清代醫學家)
王丙,字繩林(一作繩孫),號樸莊,江蘇吳縣人,為清代著名醫學家。其家學淵源深厚,曾祖父王瓚曾任徐州府學教授,外曾孫陸懋修亦為晚清名醫。王丙自幼天資聰穎,潛心鑽研醫典,尤精於傷寒之學,在清代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。
學術成就與著作
王丙著述頗豐,最具代表性的《傷寒論注》由陸懋修校訂,系統闡釋張仲景《傷寒論》之經義,結合臨牀實踐辨析六經辨證綱要,對後世傷寒學派影響深遠。其《脈訣引方論證》則將脈診理論與方劑運用相結合,體現「脈證合一」的中醫診療思想。此外,《考正古今權量說》詳考歷代藥用度量衡制度,為中藥劑量考據提供重要文獻依據。另著有《傷寒序例新注》《讀傷寒論心法》等,惜未見傳世。
傷寒學術特色
王丙承襲仲景學說,主張「六經統百病」,強調外感熱病與內傷雜病的辨證統一性。其注釋《傷寒論》時,注重辨析太陽病傳變與少陽樞機之關係,並對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有獨到見解。在方藥運用上,重視經方劑量比例與煎服法,如考證《傷寒論》中「一兩」相當於當時六銖,釐清古今劑量差異,確保臨牀療效。
歷代評價與影響
王丙之學術被陸懋修在《世補齋醫書》中譽為「樸學實功」,其考據嚴謹、重視古典醫籍原義的風格,形成清代吳門醫派的重要特色。其對古代權衡制度的考證,不僅解決了經方劑量換算問題,更為中藥學史研究奠定基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