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琛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王琛

王琛,晉代醫家,祖籍琅琊臨沂(今山東臨沂一帶),生卒年及具體事蹟已不可考,然其醫學著作見載於史籍,顯示其於中醫產科學領域有所專研。所撰《推產何時產法》一書,雖已散佚,但書名透露出其內容或與妊娠診斷、產程推測相關,反映晉代醫家對婦科生理及臨產時機的探索。

學術背景與時代脈絡

晉代(265–420年)為中醫理論與臨床經驗積累的重要時期,婦科專科醫學逐漸萌芽。王琛著作以「推產」為名,可能融合當時的脈診、氣血理論及曆法推算,用以預判分娩時機。此類方法或與《脈經》(王叔和所著)中「妊脈」辨識、以及《黃帝內經》「天人相應」理論相呼應,強調自然節律對產程的影響。

推測之學術內容

  1. 脈診應用
    晉代醫家已重視「妊脈」特徵,如《脈經》提及「手少陰脈動甚者,妊子也」。王琛或進一步將脈象變化與產期聯繫,如滑數脈象轉化與宮縮時機的關聯性。
  2. 氣血與產程
    中醫認為分娩依賴「氣血充足、胞脈通暢」。王氏可能援引《內經》「婦人重身,毒之何如」等論述,結合產婦氣血盛衰,推算適宜生產之時。
  3. 曆法與時辰選擇
    古代醫家常結合干支曆法推測吉凶,王琛或參酌《五行大義》等術數思想,將自然節氣、時辰陰陽與產婦體質相配,形成時間醫學之雛形。

歷史意義

《推產何時產法》雖佚,仍可窺見早期中醫對產科的系統化嘗試。其理論可能影響後世如唐代《經效產寶》、宋代《婦人大全良方》等著作,強化「預護產母」的預防醫學觀,亦反映晉代醫家對婦女健康的重視。

王琛之名,今雖鮮見於主流醫史,然其著作標誌着中醫婦科從經驗走向理論化的過渡,值得於醫學史中記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