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大綸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王大綸 為明代著名醫家,其生平事跡及籍貫因史料闕如,今已難以詳考。然其醫學著作在中醫外科、兒科及痘疹領域具重要地位,後世醫家多所徵引。
醫學著作與學術貢獻
王大綸所撰醫書以臨床實用為特色,現存記載主要有以下三種:
- 《外科纂要經驗良方》(三卷)
此書專論外科疾病診療,內容涵蓋癰疽、瘡瘍、金創等常見外科病症,並收錄多則驗方。明代外科學受《外科正宗》等典籍影響,強調辨證施治與外治技法並重,推測此書亦承此脈絡,結合理論與臨床經驗,惜國內未見傳本,僅見於《中國醫籍考》著錄。 - 《嬰童類萃》(一卷,排印本作三卷)
此書為兒科專著,內容當涉及小兒生理特點、常見病證(如驚風、疳積、吐瀉)及調護之法。中醫兒科自古重視「稚陰稚陽」之體,治療需輕靈透達,此書可能反映明代醫家對小兒用藥的謹慎態度,現存排印本可供研究。 - 《痘痧心法》
痘疹(天花)與痧症(類麻疹疾病)為明代流行疫病,此書應專論其病因、傳變及治法。中醫對痘痧的認識早見於《痘疹心法》等典籍,王大綸可能汲取前人經驗,結合當時臨床實踐,提出辨證要點與方藥配伍,然全書已佚,內容不得其詳。
學術背景與影響
王大綸活躍於明代中後期(約16-17世紀),此期醫家重視彙編臨床驗方,並對專科疾病深化研究。其著作《嬰童類萃》得以流傳,反映明代兒科理論與實踐的成熟;而外科與痘疹專書雖散佚,仍可窺見其對急症、疫病的關注,符合當時醫學面向實用的趨勢。
附考
日本丹波元胤《中國醫籍考》錄其書目,或部分內容曾東傳至日本,對江戶時期漢方醫學或有影響,然尚需進一步考證。今人研究明代醫學者,或可從《嬰童類萃》入手,探析其兒科學術思想。
(按:以上內容綜合歷史文獻記載及中醫專科發展脈絡推論,因原始文獻缺失,部分學術觀點僅供參考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