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道中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王道中,明代著名醫家,安徽無為人氏。其精通醫理,於洪武年間(1368-1398年)以卓越醫術獲薦入太醫院任職,為宮廷御醫。王氏深諳《內經》《傷寒》之奧旨,臨證尤擅脈診與方藥調配,融會歷代醫家所長,於虛勞、溫病及內科雜症療效顯著。其用藥注重「扶正培本」,強調脾胃為後天之本,處方多以甘溫平和之品調補中氣,體現明代醫家崇尚「平和王道」的治療特色。
孫王大坤繼承家學,亦以醫術精湛入選太醫院,可見王氏一門醫學造詣之深厚。明代太醫選拔嚴苛,須通曉《素問》《難經》等經典,並通過臨床考核,而王氏祖孫連番入職,足證其學術與臨床實力受官方認可。
考明代醫學流派,王道中所處時期正值金元四大家學說與溫補思想交融之際,其醫風或受李東垣「補土派」影響,重視氣血生化之源。然因史料散佚,其醫案著作未見傳世,僅能從地方志與太醫院記載窺其生平,誠為中醫史之憾。後世可從明代官修醫書《普濟方》等文獻,間接推測當時太醫用藥思路,或與王氏學術有所呼应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