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德森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王德森(生卒年不詳),字嚴士,號鞠平,別署歲寒居士,清代崑山(今屬江蘇省崑山市)人。幼年習儒,通曉經史,後涉獵醫典,尤潛心鑽研《黃帝內經》之《素問》、《靈樞》,深得其旨。行醫數十載,臨證經驗豐富,於婦科、兒科及養生調護頗有心得。
學術貢獻與著作
- 《保赤要言》五卷
此書聚焦小兒保健與疾病防治,內容涵蓋初生護養、胎毒清理、驚風辨治等,系統整理清代以前兒科諸家學說,並融入個人臨床見解。書中強調「小兒臟腑嬌嫩,調攝尤須謹慎」,主張以平和之藥調理,反對峻攻猛補,體現中醫「稚陰稚陽」理論。 - 《市隱廬醫學雜著》
為王氏醫論雜集,主要論述婦科胎前產後調理,兼及內科雜症。書中多援引張景岳、傅山等醫家觀點,並結合江南地域濕熱氣候特點,提出「疏肝健脾以安胎」、「產後宜溫通」等治法,反映其重視氣血調和與臟腑辨證的學術思想。
臨證特色
- 婦科調治:宗《婦人大全良方》,注重衝任二脈與肝脾關係,擅用當歸、白芍等養血柔肝,佐以陳皮、茯苓健脾化濕,以應「女子以肝為先天」之說。
- 兒科驗方:遵錢乙「小兒五臟虛實辨證」框架,創製輕靈方劑如「清解散」(薄荷、連翹、鉤藤等),用於小兒外感風熱,契合小兒「易虛易實」體質特點。
王德森著作現存清刻本及近代排印本,其學說融合經典理論與江南醫派特色,對清末民初婦兒科診療影響頗深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