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王德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王德續,字述堯,清代太醫院候補醫士,具體生卒年與籍貫已不可詳考。在清代醫官體系中,太醫院醫士需經嚴格考選,王德續能獲此職銜,足見其醫術造詣受官方認可。清代太醫院承襲明制,設九科(後縮減為五科)分治各疾,醫士須通曉《內經》《難經》等經典,並精研本草方脈,王德續既列候補,當嫻熟針灸、方藥之術,尤重辨證施治。

清代醫學重視溫補學派與經方派之爭,王德續所處時代正值學術交融期,其臨證或兼採葉天士、薛生白等溫病學說,又可見張景岳、李杲等溫補思路。太醫院醫官多參與編纂醫籍,雖未見王氏著作傳世,然其「候補醫士」身份,顯示曾參修宮廷醫案或協助教習御醫,對《醫宗金鑒》等官修醫書體系當有涉獵。

考清代醫制,候補醫士需輪值內廷,兼理軍營、科舉試場之醫務,王德續之實證經驗應涵蓋內外婦兒諸科,尤擅應對時疫霍亂、傷寒伏暑等急症。其用藥或宗《傷寒雜病論》六經辨證,或取法《溫病條辨》衛氣營血,惜未見醫案遺存,今人僅能由清代太醫院脈案規制,推想其診治必遵「君臣佐使」配伍,重視脈象與五行生剋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