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鳳梧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王鳳梧(清代醫學家)
字:鳴岡
號:林山
籍貫:江蘇吳縣
王鳳梧為清代著名醫學家,精研醫理,尤擅脾胃學說,其學術思想深受《內經》與李東垣《脾胃論》影響。他於《吳醫匯講》發表重要論文《辨脾胃升降》,系統闡述脾胃氣機升降之樞紐作用,強調「脾主升清,胃主降濁」之理,並結合臨證經驗,剖析升降失常所致病機,如脘腹脹滿、嘔逆泄瀉等,對後世中醫脾胃理論的發展具有一定貢獻。
學術特色:
- 重氣機升降:
王氏承襲《內經》「升降出入,無器不有」之論,認為脾胃為人身氣機升降之核心,其功能協調與否直接影響水穀運化與氣血生成。若脾氣不升,則現眩暈、泄瀉;胃氣不降,則見噯氣、便秘,治當調暢中焦,復其升降之常。 - 辨證結合六淫:
其論文中亦提及外感六淫(如濕邪困脾、寒客中焦)對脾胃升降的影響,主張治療需分內外,如濕阻者化濕醒脾,寒凝者溫中散寒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與「辨證求因」之理念。 - 用藥注重輕靈:
王氏臨證善用輕清之品調理氣機,如荷葉、升麻助脾升清,半夏、厚朴促胃降濁,避免峻猛攻伐,以契合脾胃「喜燥惡濕」「宜通忌滯」之生理特性。
著作影響:
《辨脾胃升降》一文被收錄於《吳醫匯講》,該叢書為清代江南醫家學術交流之重要載體,王氏見解與葉天士、薛生白等名家並列,反映其學說於當時醫界的認可度,亦為後世研究中醫脾胃理論提供重要文獻。
(註:其生平事蹟見於地方醫史及《吳醫匯講》序跋,然具體生卒年與其他著作記載較少,待考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