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景韓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明代醫家王景韓,字遜邈,福建寧化人士,其生平行誼雖詳載未備,然於中醫診法領域尤精舌診之學。所著《神驗醫宗舌鏡》二卷(又名《舌鏡》),爲現存明代重要舌診專著,現存刻本與抄本流傳於世。

王氏《舌鏡》承襲《傷寒金鏡錄》脈絡,系統闡述舌象與臟腑病機之對應關係。其學術特色主要體現於三方面: 一曰「舌色分經」:將青赤黃白黑五色主病,與五行臟腑理論相配,如舌尖屬心而主火、舌中屬脾而主土,確立「舌診分經」之辨證體系。 二曰「舌形辨證」:詳載膩苔、腐苔、剝苔等三十餘種舌態變化,並結合臨床驗案,闡明痰飲、瘀血等病理產物在舌象上的具體表現。 三曰「苔質參合」:強調舌質與舌苔需互參,如「絳舌白膩」主熱入營血兼痰濕內阻,體現「八綱辨證」與「衛氣營血」理論的結合運用。

該書另附彩繪舌圖,以朱墨套印標示病變部位,爲現存早期彩色舌診圖譜之一,對後世《舌鑒辨正》等著作具奠基意義。王景韓於舌診領域的系統性整理,使舌診從脈學附庸發展爲獨立診法體系,於中醫診斷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