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敬義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清代醫家王敬義,亦作王敬文,字協中,上海縣人,師承同邑名醫劉夢金,盡得其傳。王氏深諳醫理,尤擅融會貫通,臨證每有奇效,時人譽為「神醫」。其學術造詣既承師門心法,復能獨抒己見,於溫病、婦科及疫癘證治皆有獨到見解。

著述成就
所著《疫癘溯源》為其代表作,詳析疫病源流與辨治要訣,主張「疫癘之氣,從口鼻入」的戾氣學説,與吳又可《溫疫論》一脈相承,更提出「分經辨疫」之法,強調三焦傳變與臟腑虛實對疫病轉歸之影響。該書今存刻本,為清代溫病學重要文獻。另撰《女科選粹》,集歷代婦科精要,參以臨證心得,重視衝任氣血調和,對經帶胎產諸疾論治詳盡;《斑疹論》則專論斑疹形色與臟腑關係,主張「疹出太陰,斑發陽明」,皆未見刊行,惟部分內容散見於後世醫家引述。

學術特色

  1. 疫病治療:融合傷寒與溫病理論,創「表裏雙解法」治疫,善用石膏、黃芩等清熱解毒,佐以透邪達表之品,體現「逐邪為第一義」的治疫思想。
  2. 婦科診療:注重調肝理脾,謂「女子以肝為先天」,臨證常用逍遙散加減,並重視奇經用藥,如龜板、阿膠之屬。
  3. 診法精要:發展「望疹斷證」之術,透過斑疹分布、色澤變化判別病勢深淺,如「紅活松浮為吉,紫黯緊束為凶」,影響後世溫病辨疹綱領。

王氏醫術雖散佚頗多,然其學術觀點對清代江南醫家影響深遠,尤以結合地域特質論治時疫,反映海派中醫早期特色。其師承與臨證經驗,亦為研究清代醫家流派傳承之重要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