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良璨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明代醫家王良璨,其生平事蹟與籍貫史料記載甚少,現存主要醫史文獻僅見於《中國醫籍考》之著錄。據考,王氏嘗撰《小青囊》十卷,此書內容當屬臨證經驗彙編或醫方集成類著作,惜未見刊本傳世,或已散佚於歷史變遷之中。
按明代醫學發展脈絡推測,王良璨可能為嘉靖至萬曆年間活躍之地方醫家。是時醫界盛行「集驗方」風氣,地方醫者多將臨床驗案輯為囊帙,尤以「青囊」為名者眾,如《青囊雜纂》、《青囊秘要》等皆屬同類醫籍。《小青囊》書名沿襲此傳統,推測其內容或涉及內科雜病辨治、本草應用及針灸驗方等範疇。
考明代醫籍編撰特點,此類「青囊」著作多融合三家之學:其一承襲《和劑局方》之成方加減法,其二參酌金元四大家寒涼攻補學說,其三雜糅民間單方奇效。若《小青囊》尚存,當可窺見當時醫家對朱震亨「陽常有餘陰常不足」理論之實踐,或張從正「攻邪已病」思想於臨床之變通應用。
日本丹波元胤《中國醫籍考》將此書歸入「方論」類,與李時珍《瀕湖集簡方》、繆希雍《先醒齋廣筆記》並列,足見其學術定位當屬實用臨床著作。然因文獻闕如,具體內容已難考證,僅能由明代醫學風尚推知,該書或載有當時江南地區流行之疾疫治法,以及道地藥材如白朮、茯苓等配伍心法。今人研究明代醫學史時,此佚書之目錄學記載仍具參考價值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