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綸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王綸
王綸(生卒年不詳),字汝言,號節齋,明代慈溪(今浙江寧波慈溪)人。主要活躍於15至16世紀,為弘治、正德年間著名醫家及官員。其醫學造詣深厚,臨證經驗豐富,更兼勤於著述,對後世中醫學發展影響深遠。
生平與仕宦
王綸早年於弘治年間(1488-1505年)任禮部郎中,後於正德年間晉升右副都御史,並巡撫湖廣,於任內政績斐然。其因父親染疾而潛心鑽研醫藥,公務之餘常為百姓診治,活人無數,彰顯其醫者仁心。
醫學貢獻
王綸醫學思想博采眾長,融合金元四大家之學,尤重朱震亨(丹溪)養陰學說,並結合臨證實踐加以發揮。其主要著作如下:
- 《本草集要》(八卷)
此書為王綸整理前代本草精要之作,分類明晰,注重實用性,強調藥物配伍與臨床應用,對明代藥物學發展有一定影響。 - 《名醫雜著》(六卷)
為其代表作,內容涵蓋內科、婦科、兒科等,闡述多種病證之病因病機、診斷及治療,並附個人醫案與驗方。書中提出「痰火」致病理論,影響後世對痰證的認識與治療。 - 《醫論問答》與《節齋醫論》
此二書為其醫學理論之結晶,內容涉及陰陽五行、氣血津液等中醫基礎理論,並對辨證論治有深入探討,體現其重辨證、講求實效的臨床風格。
學術特色
王綸臨證善治雜病,尤長於調理氣血與痰濕,其用藥注重清熱養陰,兼顧脾胃,常用黃芩、黃連、知母等清熱藥,搭配陳皮、半夏等化痰藥,體現「痰火同治」之思想。此外,他亦重視情志致病,強調「七情內傷」對疾病的影響,並於治療中兼顧心理調攝。
後世評價
王綸之著作流傳廣泛,尤以《名醫雜著》為後世醫家所推崇,其學術觀點被收入多部醫學典籍,對明代中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,堪稱融會貫通之典範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