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璆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王璆(南宋醫家)

王璆,字孟玉,號是齋,南宋時期山陰(今屬浙江)人。歷任淮南幕官及漢陽太守等職,雖居官位,然公暇之際潛心醫藥,積累臨證經驗,並搜集驗方,終編纂成《是齋百一選方》二十卷。該書後世有抄本流傳,為研究南宋方劑學之重要文獻。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

內容概要

此書匯集大量實用方劑,以「百一」為名,意指其方效驗卓著,百中選一。所錄方劑涵蓋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等範疇,體現南宋時期臨床醫學之發展,並反映當時醫家對疾病之認識與治療思維。

學術特點

  1. 驗方為主:書中多收錄民間效驗良方,部分方劑源於前人醫籍,部分則為當時醫家或民間流傳之經驗方,具有鮮明的實用性。
  2. 兼收並蓄:除傳統方藥外,亦載錄部分簡便療法,如灸法、外治法等,反映中醫治療手段之多樣性。
  3. 辨證用藥:雖以方劑彙編為主體,然部分條目仍提示病機與證候,可窺見南宋醫家對辨證施治之重視。

歷史價值

《是齋百一選方》不僅保存眾多南宋以前之醫療經驗,亦為後世研究當時醫學發展提供重要參考。其內容兼具理論與實踐,對宋以後方劑學之發展有一定影響。

王璆之醫學思想

王璆雖非專職醫家,然其著作顯示其對中醫方劑學之深入理解。書中體現「方從証出」之思維,亦強調方藥應隨證加減,反映出當時醫家對個體化治療之重視。此外,其收方偏重實效,體現南宋醫學注重臨床實用之風氣。

此書與同時期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等官修醫籍相互補充,共同呈現南宋方劑學之豐富面貌,為研究中醫學史及臨床應用之重要典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