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守愚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王守愚

王守愚,宋代醫家(公元10世紀),一名王守忠,字守忠,號東溪,福建莆田人。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(976年),卒於宋真宗天禧年間(1017年),享年41歲。

他自幼聰慧好學,博覽羣書,精通醫學。曾任翰林醫官,但因治太祖乾德時王后未愈身亡而被貶謫海島。

在海島上,王守愚專心研究醫學,著有《小兒眼疾》一卷、《普濟方》五卷、《產前產後論》一卷,然而這些著作並未傳世。

他的《小兒眼疾》一卷是關於小兒眼疾的專著,內容詳細論述了小兒眼疾的病因、症狀、診斷和治療方法,並附有大量臨床病例。

《普濟方》五卷是一部大型醫學百科全書,收錄了各家醫學著作中的精華,涵蓋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、眼科、耳鼻喉科、口腔科、皮膚科、針灸科等各個領域。

《產前產後論》一卷是一部關於產前產後保健的專著,內容詳細論述了產前產後的注意事項,並附有大量臨床病例。

王守愚對中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,他的醫學思想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他主張辨證施治,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。他還強調中醫藥的整體觀念,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,各個臟腑相互影響,只有從整體上進行治療,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
以下是《普濟方》中的一段原文:

凡治小兒眼疾,當先審其病因,若因風寒所致,則宜用辛溫解表之藥;若因暑熱所致,則宜用苦寒清熱之藥;若因肝火所致,則宜用疏肝解鬱之藥;若因脾虛所致,則宜用健脾益氣之藥;若因腎虛所致,則宜用補腎益精之藥。然後再根據其症狀,辨證施治。若有外感風寒,則可用蔥白、生薑、薄荷、連翹等藥煎水燻洗患眼;若有內熱上蒸,則可用菊花、決明子、夏枯草等藥煎水燻洗患眼;若有肝火上炎,則可用羚羊角、鉤藤、夏枯草等藥煎水燻洗患眼;若有脾虛氣弱,則可用黃芪、白朮、黨參等藥煎水燻洗患眼;若有腎虛精虧,則可用熟地、山藥、枸杞子等藥煎水燻洗患眼。此外,還可根據其病情,配合使用其他中藥,以增強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