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碩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王碩,字德膚,南宋時期著名醫家,永嘉(今浙江溫州)人。師承當時名醫陳言,深得醫學精髓,後於臨證實踐中融會貫通,自成一家。其代表作《易簡方》一卷,雖僅載方三十首,用藥三十餘種,但以「簡、便、驗、廉」為特色,注重臨床實效,尤適於民間疾苦與急症救治,反映宋代醫家「由博返約」的學術風尚。

學術背景與師承

王碩師從陳言(字無擇),陳氏為南宋醫林巨擘,所著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奠定中醫「三因學說」(內因、外因、不內外因)理論框架。王碩承其脈絡,然更側重方劑的實用性與普及性,體現了南宋醫家「因病制方」的務實精神。

《易簡方》之特色

  1. 精選方劑:書中所錄如「四君子湯」「二陳湯」等,多選自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及師門秘傳,結構嚴謹,藥味精煉。
  2. 配伍思想:強調「君臣佐使」的經典配伍原則,如以藿香正氣散化濕和中,彰顯「輕可去實」的治療理念。
  3. 地域適應:永嘉地處濕熱,書中多見健脾祛濕、清暑解毒之方,體現因地制宜的辨證思維。

歷史評價與影響

《易簡方》問世後風行一時,元代醫家孫志賢曾評其「簡而要,約而彰」,明代《醫籍考》亦載其刻本流傳之廣。該書對後世「簡便方」類著述(如《醫方考》)具啟發意義,亦為研究中醫方劑學演變的重要文獻。

補充說明

王碩之學術地位,可置於宋代「醫方通俗化」潮流中理解。彼時民間醫療資源匱乏,其書以「易得之藥,治常見之疾」為宗旨,與張銳《雞峰普濟方》等共構南宋臨床醫學的實用主義風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