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璽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王璽,字昭時,明代直隸孤竹(今河北盧龍)人,為明代兼具文武才略之士,曾任都指揮僉事等職。其人博學多通,除精於軍政事務外,更潛心醫學,於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皆有造詣。

著述與學術貢獻

王璽所撰《醫林類證集要》十卷,為其醫學思想之集大成者。此書以「類證」為綱,系統整理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等各類病症,並援引歷代醫家論述,結合自身診治經驗,詳析病因、病機與治法。其內容涵蓋:

  1. 辨證論治:強調「四診合參」,尤重脈學與症狀鑑別,如區分外感與內傷之發熱。
  2. 方藥配伍:收錄諸多驗方,注重藥性與君臣佐使的搭配,如針對氣虛證,善用補中益氣湯加減。
  3. 針灸與外治:載錄針灸穴位與外敷方劑,反映明代綜合療法的特色。

中醫理論特色

王璽的醫學思想深受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影響,重視「扶正祛邪」原則,主張:

  • 調和陰陽:認為疾病多因陰陽失衡,治宜「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」。
  • 臟腑辨證:以五行生剋分析臟腑關係,如「肝鬱乘脾」所致腹瀉,主張疏肝健脾並行。

版本與流傳

《醫林類證集要》現存明代刻本,是研究明代中醫臨床實務的重要文獻,亦展現了武官兼通醫道的特殊歷史背景。其學術價值在於融合理論與實用,對後世醫家如張景岳等亦有啟發。

(註:本文專注於王璽之醫學成就,未涉及其軍事生涯細節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