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王宗顯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王宗顯

王宗顯,明代醫家,自號「懷隱道者」,具體生平與籍貫不詳,然其醫學著作流傳後世,足見其於中醫藥領域之貢獻。所著《醫方捷徑》,又名《醫方捷徑指南全書》,內容涵蓋藥性理論、藥物功用及緊急救治方劑,為明代重要的臨床參考典籍,後世刊本眾多,反映其影響力。

中醫藥貢獻

  1. 藥性與功用整理
    《醫方捷徑》系統性歸納藥物特性,如四氣五味(寒熱溫涼、辛甘酸苦鹹)、升降浮沉等中醫藥理論,並闡述各藥主治病症。例如,黃連性寒味苦,歸心、胃、大腸經,具清熱燥濕之功,適用於濕熱瀉痢;人參性微溫味甘,補氣生津,治虛脫危證。此類記載反映明代藥性學之發展。
  2. 急救方劑集成
    書中收錄緊急醫方,針對中風、卒暴心痛、跌打損傷等急症,提供迅速處理之法。此類方劑多由簡效藥物組成,如「蘇合香丸」治痰厥昏迷,體現中醫「急則治標」的辨證思維,亦符合明代民間醫療需求。
  3. 臨床實用導向
    書名「捷徑」二字,凸顯其注重臨床實效,內容去蕪存菁,便於醫者快速掌握用藥精要。此風格與同時期《本草綱目》之全面考證互補,反映明代中醫「由博返約」的學術趨勢。

學術背景與影響

王宗顯生活於明代中後期,當時醫界重視方劑歸納與普及,其著作與《普濟方》《本草綱目》等皆響應此風潮。《醫方捷徑》之刊行,推動了藥性知識的民間傳播,部分內容更可能影響清代《醫宗金鑑》等官方醫學彙編。

雖史料有限,然透過其著作,可窺見王宗顯融合理論與實務之特色,並傳承仲景「隨證治之」精神,為明代中醫不可或缺之代表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