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唇疔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唇疔
唇疔,又稱唇癰,是一種發生於口唇部位的疔瘡。其特點是初起時如粟如芥,形小根深,周圍有紅腫根盤,自覺麻木癢痛,伴壯熱煩渴、二便不利。多由脾胃二經火毒上沖所致。治宜涼血瀉火解毒,方選五味消毒飲及犀角地黃湯,外用蟾酥錠。切忌擠壓碰撞,以免疔毒走黃。
病因病機
唇疔多由脾胃二經火毒上沖所致。脾胃為水谷之海,主運化水谷精微,以生血氣。若脾胃功能失調,水谷運化不暢,則可導致濕熱內生,蘊而化火,火毒上沖,灼傷唇部肌肉,而形成唇疔。此外,外感風熱之邪,亦可導致唇疔的發生。
臨床表現
唇疔的臨床表現主要為:
- 初起時如粟如芥,形小根深,周圍有紅腫根盤,自覺麻木癢痛。
- 伴有壯熱煩渴、二便不利。
- 舌質紅,苔黃,脈滑數。
診斷鑑別
唇疔的診斷主要根據其臨床表現,如初起時如粟如芥,形小根深,周圍有紅腫根盤,自覺麻木癢痛,伴有壯熱煩渴、二便不利等。此外,還需與其他口唇部疾病相鑑別,如唇熱腫痛、唇瘡、唇裂等。
治療
唇疔的治療以涼血瀉火解毒為主。常用方藥有五味消毒飲、犀角地黃湯等。外用可用蟾酥錠。
預防
唇疔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辛辣、油膩、生冷之物。
- 保持口腔衛生,勤刷牙漱口。
-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結語
唇疔是一種常見的口唇部疾病,其發病原因主要與脾胃二經火毒上沖有關。臨床表現主要為初起時如粟如芥,形小根深,周圍有紅腫根盤,自覺麻木癢痛,伴有壯熱煩渴、二便不利。治療以涼血瀉火解毒為主。預防主要包括飲食宜清淡、保持口腔衛生、注意休息、增強體質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