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妄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妄言(妄語)

定義
妄言為中醫證名,指言語錯亂無章,或無中生有、不避親疏之症狀,屬神志異常表現之一。此證多因陽熱亢盛、擾亂心神,或痰火、瘀血內阻,致使心神失守而發。常見於外感熱病之極期,或癲狂、癇證等內傷雜病中。

病因病機

  1. 陽熱亢盛
    《素問·陽明脈解》指出:「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,不避親疏。」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,若邪熱熾盛,循經上擾心神,可致神昏譫語、狂躁妄言。另《素問·厥論》亦云:「陽明之厥,則癲疾欲走呼,腹滿不得臥,面赤而熱,妄見而妄言。」說明陽明經氣逆亂時,熱邪上衝,可兼見幻覺與言語紊亂。
  2. 痰火擾神
    痰濁內生,鬱久化火,痰火互結,上蒙清竅,可致心神昏昧,表現為言語錯妄、躁擾不寧。此類證候常見於癲狂病,如《醫林改錯》所述「痰火壅塞心竅」之證。
  3. 瘀血阻絡
    瘀血內停,阻滯腦絡,神機失用,亦可見妄言譫語,伴見面色黧黑、舌質紫暗等瘀血徵象。

證候特點

  • 外感熱病:多見高熱煩渴、神昏譫語、面赤氣粗,舌紅苔黃燥,脈洪大滑數。
  • 痰火擾神:言語顛倒、哭笑無常,兼見胸悶痰多、舌紅苔黃膩,脈滑數。
  • 瘀血內阻:妄言伴見神色呆滯、健忘,或肌膚甲錯,脈澀滯。

治法與方藥

  1. 清心瀉火
    適用於陽熱亢盛者,方選白虎湯黃連解毒湯加減,以清泄陽明火熱;若兼腑實便秘,可用大承氣湯通腑瀉熱。
  2. 化痰開竅
    痰火擾神者,治宜清熱化痰、醒神開竅,方用溫膽湯安宮牛黃丸,或礞石滾痰丸滌痰瀉火。
  3. 活血通絡
    瘀血所致者,選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,化瘀以復神機。

古籍補充
《傷寒論》中「陽明病,譫語發潮熱」條文,進一步闡明熱結陽明與妄言的關聯;《丹溪心法》則強調「癲屬陰,狂屬陽」,而妄言多見於狂證,屬痰火為患。

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