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威靈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威靈穴
威靈穴為中醫推拿常用穴位之一,又稱「威寧」,屬經外奇穴,廣泛應用於小兒推拿及成人穴位療法。其定位在不同典籍中略有差異,主要分布於手背及腕部,臨床多施以掐法或揉法,主治頭痛、耳鳴、急驚風及上肢屈伸不利等症。
穴位定位
- 《小兒按摩經》:位於腕背橫紋尺側端,接近尺骨莖突處。
- 《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》:位於手背第二掌骨基底部橈側,近合谷穴區域。
- 《幼科推拿秘書》:定位於手背第2-3掌骨間,與外勞宮穴(經外奇穴,位於手背中央)相平處。
- 與精寧穴關係:部分文獻將威靈與精寧視為同穴異名,或位置相近,可互參。
中醫理論與應用
威靈穴歸屬手部經外奇穴,與手太陽小腸經、手少陽三焦經循行區域相關。其刺激可調節氣血,舒筋活絡,尤其對風邪上擾或經絡壅滯所致病症有顯效。
- 頭痛、耳鳴:手部穴位通過經絡聯繫頭面,掐揉威靈能引氣下行,緩解肝陽上亢或風熱壅絡之症。
- 急驚風:小兒推拿中,此穴用於熄風鎮驚,常配合掐老龍、十宣等穴,清熱開竅。
- 上肢活動障礙:刺激威靈可疏通手部氣血,改善因寒濕痺阻或筋脈拘急導致的手臂屈伸不利。
操作手法
臨床以掐法(指尖重按)或揉法(指腹環旋按揉)為主,力度宜由輕漸重。小兒推拿中,掐法多用於急症,揉法則適用於慢性調理。手法需結合辨證,如實證用瀉法(重掐)、虛證用補法(輕揉)。
配伍穴位
- 配合外勞宮、合谷穴:增強舒筋通絡之效。
- 配清天河、開天門:用於小兒驚風的綜合處理。
- 與風池、太陽穴同用:協調頭面部氣血,治療偏頭痛。
備註
威靈穴的定位雖有分歧,然其主治功能相近,臨床可依流派或症狀選擇相應位置施術。其名「威靈」或取「威猛靈驗」之意,反映古醫家對其療效的肯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