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威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威寧穴

威寧穴為中醫推拿常用穴位之一,又名「威靈穴」,屬手部特定刺激點,主要應用於小兒推拿及成人手法治療。其定位於手背第二、三掌骨之間,約當掌指關節後凹陷處。此穴位於中醫理論中,與經絡氣血運行密切相關,尤擅疏通手少陽三焦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之滯氣,臨床上多用於緩解上肢痹痛、頭痛及外感風邪所致之不適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  1. 歸經與作用
    威寧穴雖非傳統十四經腧穴,但臨床實踐中視其為經外奇穴,與三焦經循行區域相鄰。三焦主司氣化,總領諸氣,故刺激此穴可調節氣機升降,改善水液代謝障礙。另因其鄰近合谷穴(大腸經原穴),間接影響陽明經氣,對腸胃功能失調亦具輔助效果。
  2. 治療應用

    • 小兒推拿:常用於小兒驚風、夜啼,以拇指揉按或掐法刺激,能鎮驚安神、開竅醒腦。
    • 成人病症:配合其他穴位如外關、合谷,可緩解腕關節勞損、手指麻木,或風寒感冒引起的項強頭痛。

操作手法與配伍

  • 手法:以指端垂直點按或旋揉為主,力度宜由輕漸重,以得氣(局部酸脹感)為度。
  • 配伍舉例
    • 配「精寧穴」(位於手背第四、五掌骨間)加強鎮靜效果。
    • 配合「陽池穴」溫通三焦,改善手部循環。

威寧穴之運用,體現中醫「遠部取穴」與「經絡所過,主治所及」的原則,其療效與操作者的辨證功力相關,臨床須結合整體脈證調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