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微甚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中醫名詞「微甚」詳解

一、概念溯源

「微甚」為中醫診斷學重要術語,初見於《黃帝內經》,後由清代汪宏《望診遵經》系統闡述為「相氣十法」之一(相氣十法:浮沉、清濁、微甚、散摶、澤夭)。其核心在通過色診與脈診中辨別病變深淺、邪正盛衰的程度差異。

二、色診中的微甚辨證

1. 基本定義

  • :面色淺淡含蓄,色如薄紗透底,主「正氣虛」
  • :色澤深濃外現,如染帛沉附肌表,主「邪氣實」

2. 動態病機演變

  • 由微轉甚:提示「因虛致實」過程,如脾虛濕停漸化熱,面色由萎黃轉為黃膩
  • 由甚轉微:反映「邪退正虛」狀態,如熱病後面色從赤紅轉為淡白

3. 五色微甚辨證要點

五色 微象(虛證) 甚象(實證) 相關藏腑
淡青如煙 沉青如黛 肝膽
隱赤如赭 豔赤如朱 心小腸
淺黃如蟹腹 深黃如橘皮 脾胃
蒼白如蠟 慘白如鹽 肺大腸
淡黑如煤 焦黑如漆 腎膀胱

三、脈診中的微甚應用

1. 脈象程度分級

以《脈經》為基礎,脈象程度可分三階:

  • 平脈(常脈):從容和緩
  • 微脈:脈形細弱,應指模糊,如觸蠶絲(主氣血兩虛)
  • 甚脈:脈形顯著,搏動堅實,如循刀刃(主邪氣壅盛)

2. 六綱脈微甚舉隅

  • 浮脈
    • 微浮:如羽毛觸膚(主衛陽不固)
    • 甚浮:如木浮水面(主風邪襲表)
  • 數脈
    • 微數:90-100次/分(主陰虛內熱)
    • 甚數:120次/分以上(主陽明經證)
  • 弦脈
    • 微弦:如按弓弦初張(主肝鬱輕證)
    • 甚弦:如按琴弦緊繃(主痰飲痼疾)

四、理論延伸

1. 與標本理論的關係

《素問·標本病傳論》云:「治病必求於本」,微甚變化實為標本轉化的外在表現:

  • 微者為本:反映臟腑本質虛損
  • 甚者為標:顯示外邪暫時亢盛

2. 與八綱辨證的結合

「微甚」可視為八綱中「虛實」辨證的量化延伸:

  • 微→虛證:宜用補法(如四君子湯)
  • 甚→實證:當施瀉法(如大承氣湯)

此概念在溫病學派尤受重視,葉天士《臨證指南醫案》多次強調「察色之微甚,而定攻補之緩急」,足見其臨床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