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純白小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純白小舌

病名:純白小舌為中醫喉科病證之一,屬「喉風」範疇,特指懸雍垂(俗稱「小舌」)呈現白色膜狀腫脹,並伴隨疼痛、柔軟之症。此病名首載於清代《喉科秘鑰》卷下,多因脾胃積熱、毒火上攻咽喉所致。
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懸雍垂屬脾胃所主,其病多與胃家積毒相關。胃經循行過咽喉,若飲食不節、過食辛辣厚味,或外感熱邪內傳,皆可導致胃火熾盛,熱毒上壅咽喉,燻灼黏膜,發為純白小舌。其白膜乃熱毒凝結之象,腫痛柔軟則屬火毒熾盛、氣血壅滯之表現。

臨床表現
患者可見懸雍垂腫大,表面覆蓋白色膜狀物,色澤純白,觸之柔軟,伴有明顯疼痛,甚則妨礙吞咽或言語。或兼見口乾、口臭、舌紅苔黃等胃熱之象。

治法方藥

  1. 急則治標:先予玉樞丹(《喉科紫珍集》)解毒辟穢、消腫止痛,以緩解熱毒壅盛之急症。
  2. 清胃瀉火:繼服清胃散(《脾胃論》),方中黃連、升麻清胃解毒,生地、丹皮涼血散瘀,當歸和血,共奏清胃涼血之效。若熱毒甚者,可加金銀花、連翹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力;若兼陰傷,可佐玄參、麥冬滋陰降火。
  3. 外治法:配合冰硼散錫類散吹喉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

辨證要點
需與「白喉」鑑別,後者屬疫癘之邪致病,白膜堅韌難剝,且具傳染性;而純白小舌多為胃家實熱,白膜柔軟,無傳染特徵。此外,若見懸雍垂赤腫硬痛,則屬「赤小舌」,為血分熱盛之證,治法亦有差異。

相關理論延伸
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咽喉者,水穀之道也;喉嚨者,氣之所以上下者也。」懸雍垂為咽喉門戶,其病變多反映脾胃功能失調。清代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》進一步指出:「喉癰多因火毒聚」,強調熱毒壅滯為喉科實證之關鍵,治法當以清泄為主,佐以活血散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