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委和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委和
委和為中醫運氣學說中之術語,屬於五運主歲中「木運不及」之名稱,出自《素問·五常政大論》。原文載:「其不及奈何?……木曰委和。」意指木氣衰弱,陽和之氣不得舒展,表現為生發之力不足、調達之能匱乏的狀態。
釋義與註解
- 王冰註解:「陽和之氣,委屈而少用也。」
強調木運不及時,自然界中本應旺盛的陽和之氣(春生之氣)因木氣虧虛而運行不暢,呈現委頓、弱化的特徵。 - 高世栻註解:「委和,陽和不敷而委弱。」
進一步說明木運不及乃因陽氣敷布不足,導致生機委靡,萬物生長遲緩,如草木不榮、人體肝氣疏泄失職等。
運氣學說中的表現
木運主歲,若逢「委和」之年,氣候與物候特徵包括:
- 氣候:春季應溫不溫,風少雨多,或風雨失時,甚則寒濕偏盛。
- 物候:草木萌芽延遲,枝葉萎弱,果實不實。
- 人體影響:肝臟功能較弱,易見氣血不暢、情緒抑鬱、筋脈拘急或消化不調等症。
病機與臟象關聯
《內經》以「木」類比人體之「肝」,故木運不及的「委和」狀態,可對應肝系統的病理變化:
- 肝氣虛:疏泄無力,常見脅悶、善太息、脘痞納呆。
- 肝血不足:筋失所養,見肢體麻木、視物模糊。
- 風木不達:土反侮木,易生飧泄、腸鳴等脾虛濕陷之症。
歷代醫家延伸討論
- 《類經》張介賓提出:「木衰則土無所畏,侮其所勝。」指出木弱時,脾土可能乘虛而亢,導致肝脾不調。
- 清代葉天士則於臨證中注重「養肝體,助肝用」,針對委和體質提倡柔潤滋養、微辛疏泄之法。
綜言之,「委和」是中醫運氣理論中描述木氣不足的關鍵概念,其影響可從自然氣候延伸至人體生理病理,為臨牀辨析「肝系病證」提供理論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