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春應中規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春應中規

「春應中規」為中醫脈學術語,出自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,用以描述春季脈象與自然節律相應的特徵。中醫認為,人體氣血運行與四時陰陽變化密切相關,春季屬木,主生發之氣,故脈象亦隨之呈現圓滑流暢之態,猶如圓規(規)所畫之圓弧,柔和而富有彈性。

理論基礎

  1. 四時脈象與五行相應
    中醫將四季與五行相配,春屬木,對應肝膽,主升發、疏泄。春季陽氣初升,萬物萌動,人體氣血亦從冬季的沉潛轉為向外疏展,故脈象表現為「軟弱軟虛而滑」(王冰註),即脈來柔和、略帶虛軟,但流利而不滯澀,如規之圓轉,反映氣機條達之象。
  2. 規之象與脈形
    「規」為畫圓之器,其形圓潤無棱角。春季脈象「中規」,意指脈來如圓弧般流暢,指下觸感圓滑,無急促或沉緊之態。此與夏季「中矩」(洪大如矩)、秋季「中衡」(平穩如秤)、冬季「中權」(沉潛如權)形成四時脈象的對比。
  3. 臟腑氣血的外應
    肝主春,其氣通於脈。肝血充足、疏泄得宜,則脈象柔和滑利;若肝氣鬱結或陰血不足,則脈或弦緊或細弱,失其「中規」之常。故臨床可藉此判斷肝臟功能及氣血盛衰。

脈象特徵

  • 形態:脈來圓滑,如珠走盤,起伏和緩。
  • 力度:輕按可得,重按不減,虛軟中帶滑利感。
  • 節律:均勻流暢,無歇止或突兀之象。

與其他季節脈象的區別

  • 夏應中矩:夏季脈象洪大,如矩形之方正突出。
  • 秋應中衡:秋季脈象浮而漸收,如秤桿之平衡。
  • 冬應中權:冬季脈象沉實,如權(秤錘)之下墜。

「春應中規」不僅是脈診的技術性描述,更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,強調人體與自然節律的同步性。透過脈象變化,可窺見體內陰陽氣血的動態平衡,為辨證論治提供重要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