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痿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痿厥是一個疾病證名,指出現足部痿弱且無力的主要症狀,通常伴隨著氣血逆行的證據。

《靈樞·邪氣臟府病形》中提到:「脾脈...緩甚為痿厥。」意指脾脈緩慢導致痿厥。

《類經·刺四支病》中提到:「痿厥者必體廢,張其四支而取之,故血氣可令立快也。」意指痿厥病人會全身無力,但通過刺激四肢可以使其恢復立快。

《張氏醫通》卷六中提到:足部痿弱且無力被歸類為痿厥。這種病證有兩種形式,一種與腎和膀胱有關。經文中提到:恐懼不解會損傷腎氣,精氣受損會導致骨酸和痿厥,這是腎氣受損的症狀,可以使用都氣丸治療;如果判斷是陽氣虛弱,可以使用八味丸治療。另一種與脾被濕邪損傷腎氣有關。經文中提到:治療痿厥和氣血逆的疾病通常是富貴人士的病症,可以使用腎著湯加萆薢;秋天患上濕邪,上行逆勢引起咳嗽和痿厥,可以使用小青龍湯去除麻黃加羌活。

其他相關治療方法如下:

  • 如果出現伸不能屈、屈不能伸,腰膝腿腳腫痛的症狀,可以使用安腎丸;
  • 如果出現目中有火、眩暈耳鳴、步行不穩、腰膝無力、腰以下消瘦的症狀,可以使用加味虎潛丸;
  • 如果是老年人患上痿厥,還可以加入附子治療。

如果屬於膏粱厚味、內部火熱、陽氣過旺排擠陰氣的情況,可以使用滋腎丸治療。

而屬於濕熱情況的患者,可以使用潛行散和二妙散治療。

以上為痿厥相關的治療內容,如需更多相關資訊,可參考痿厥的相關條目。